饰牌图片来源于PRTS WIKI,请大家多多支持他们。部分简介出自维基百科。歌词部分源自Musixmatch。参考原头过多,固不在这里一一列出,如果您看到这里,请原谅我。非常感谢各位。
补充或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要转载或引用,请务必提前联系我。
本帖属于PRTS Wiki子项目泰拉大典-泰拉家居手册,优先在那边进行更新,那边也会采用更合理的维基式排版。
正文部分
电影饰牌(该内容下面全是电影类饰牌)
饰牌《趋同》 十二怒汉
《十二怒汉》(12 Angry Men)为一出于1957年由米高梅公司制作之美国黑白电影。瑞吉诺•罗斯(英语:Reginald Rose)原著,希德尼•鲁迈特(Sidney Lumet)执导。
本片内容围绕着一个12人陪审团的辩证讨论过程。全剧主要探讨美国法律正义及陪审制,片中所探讨的司法问题至今仍然存在,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电影之一,并誉为影史上“最伟大的法庭片、辩证推理片”。此片也因为它在“文化上、历史上、美学上”的重要价值,被选为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典藏。
考据:
饰牌上的数字“1057”根据电影饰牌规则加900,得到《十二怒汉》的上映日期1957年。
饰牌上的文字“11 angry man”对应了影片开头,12位陪审团中11人认为男孩是有罪的。
饰牌中红色小人的位置是8,刚开始认为男孩没有罪的恰好是8号陪审员。
饰牌《认知》冷血惊魂
《冷血惊魂》是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恐怖电影,于1965年10月2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少女卡洛对于两性关系一直感到很困惑,整日生活在怀疑与恐惧中,疑虑和胡思乱想让她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
考据:
饰牌上的数字“1065”根据电影饰牌规则加900后即为1965,为电影《冷血惊魂》的上映日期。
饰牌《骑行》逍遥骑士
《逍遥骑士》(英语:Easy Rider)是1969年于美国上映的一部充满惶惑、否定、叛逆和悲剧的存在主义式公路电影,质疑美国南方的保守思想。该片由丹尼斯·霍珀执导,彼得·方达以及杰克·尼克尔森等人主演。讲述了两个车手驾车游历美国南部和西南部的经历。
考据:
高车把的摩托形似《逍遥骑士》中怀特的 Chopper 风格改装哈雷“Captain America”。
饰牌《温暖》 阴风阵阵
《阴风阵阵》原版;由达里欧•阿基多执导,于1977年2月1日在意大利上映。
《阴风阵阵》重置版;由卢卡•瓜达格尼诺执导,于2018年11月2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女主到德国一所有名的芭蕾舞学校上学,但不知这学校是由黑女巫所创建。在同学和外围教师一个接一个的死亡后,决定逃离这个鬼地方的故事。
考据:
根据饰牌上的文字“SUSPIRIA”中可以看出ntea自1977年意大利恐怖电影《suspiria(阴风阵阵)》。由于重拍后加入了更多关于母性、权利、和国家的探讨,根据饰牌描述推测neta的可能是重置版。
饰牌上的图案出自该电影中的校长室壁画。
饰牌《玛丽》 雏菊
《雏菊》(Sedmikrásky)是由维拉•希蒂洛娃执导的剧情电影,于1966年12月30日在捷克斯洛伐克上映。
考据:
饰牌上的数字“1066”根据电影饰牌规则加900,得到《雏菊》的上映日期1966年。
饰牌《冷血》 诺斯费拉图
《诺斯费拉图》(德语: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是1922年的德国恐怖片,为吸血鬼题材电影的鼻祖,由F•W•穆瑙执导。电影改编自布拉姆•斯托克1897年的小说《德拉库拉》。
考据:
饰牌图案出自电影《诺斯费拉图》的一张剧照
饰牌《致幻》 圣山
《圣山》(La montaña sagrada)是由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执导的cult电影,于1973年5上映。
lejandro Jodorowsky(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智利裔墨西哥籍导演、编剧、演员、作家、制片人,Cult(Cult film/Cult Movie)电影大师。
考据:
饰牌设计出自电影《圣山》的[剧照]与海报。
电影饰牌分类结束
音乐饰牌(该内容下面全是音乐类饰牌)
饰牌《面具》 YMO
黄种魔法大乐团(英语:Yellow Magic Orchestra,简称YMO),是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细野晴臣以及高桥幸宏所组建的前卫时髦电子合成乐团。该乐团在1980年代晚期和1990年代早期对迷幻浩室和电子合成运动有着开创式的世界影响,另类前卫时尚风格也令人侧目却大受欢迎。
考据:
源自 Y.M.O 歌曲《BEHIND THE MASK》。
描述改编自 Y.M.O 歌曲《BEHIND THE MASK》歌词的译文;Lines and tears, age and fears(时光流逝令你潸然泪下),Growing old, Passions cold(年岁增长让你激情不再)
饰牌上的文字O.M.O/ONI MAGIC ORCHESTRA源自乐队名称 Yellow Magic Orchestra(黄色魔术交响乐团)。
1478/1493分别是Y.M.O 乐队成员于 1978 年第一次相聚,于 1993 年解散后第一次重组。
Y.M.O 为日本乐队,游戏内具有该特征的种族为鬼,且出身地多在东国,而东国的许多特点参考了现实中的日本。
Y.M.O 成员在演出时经常穿着类似红色人民服的舞台装扮。
饰牌《整日》 傻朋克
傻朋克(英语:Daft Punk)是一个创立于法国巴黎的电子音乐团体,由盖-马努尔·德霍曼-克里斯托和汤玛斯·本高特两位唱片骑师于1992年组成。他们将浩室与流行电音结合,在1990年代晚期浩室流行时逐渐成名,在法国1990年代的浩室浪潮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所创作的音乐在法国浩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考据:
家具描述改编自傻朋克歌曲《Get Lucky》歌词的译文;We're up all night to get lucky(我们整夜不眠,就是为了成为那个幸运儿)
GET UNI LUCKY源自傻朋克的歌曲《Get Lucky》。
T × G源自傻朋克的两位成员 托马斯·班加尔特(法语:Thomas Bangalter)和 盖-曼努埃尔·德奥梅姆-克里斯托(法语: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的原名首字母。
橙色背景源自傻朋克2013年发行单曲《Get Lucky》的封面配色。
独角兽头盔源自傻朋克成员以机器人扮相示人时的模样。
饰牌《电人》 发电站乐队
Kraftwerk(德语发音:[ˈkʁaftvɛɐk],中文意为“发电厂”,中国大陆多译作“发电站”)是德国的电子音乐团体,在电子音乐开疆拓土的历史中扮演十分关键的角色。乐团在1970年的创始团员为Florian Schneider与Ralf Hütter,他们在杜塞尔多夫建立乐队。广为众人熟悉的四人组合的其他两人 Wolfgang Flür 与 Karl Bartos 则是稍晚加入。 Kraftwerk所引进的技巧以及发展出来的装备,已成为现代音乐的必备常识。他们对二十世纪下半叶电子音乐的影响力是顶级的。
考据:
家具描述改编自Kraftwerk的经典作品《The Robots》的歌词译文;We're charging our battery(我们正在为我们的电池充电),We are the robots(我们是机器人)。
四个像素小人分别对应Kraftwerk最为人所知的四人:Ralf Hütter、Karl Bartos、Wolfgang Flür和Florian Schneider。
设计风格原自Kraftwerk的专辑《Minimum - Maximum》中的一首歌——Elektro Kardiogramm的Live现场。
饰牌《过早》 黑暗曙光乐队
Dead by Sunrise(黑暗曙光)乐队组建于2005年。当时Chester正在与Linkin Park乐队的伙伴们为专辑《Minutes to Midnight》(末日警钟)准备歌曲素材。他对媒体说到:“当时我写出了一些很棒的歌,但这些歌的确不适合Linkin Park乐队。它们更加晦涩更加黑暗,所以我就有了再组一个新乐队的念头。”于是他找来了九十年代的合成器摇滚乐队Orgy(放纵)电子金属乐队Julien-K的成员,组建了这支名为Dead by Sunrise的乐队。
考据:
饰牌描述改编自歌曲《Too Late》歌词的译文;But it's too late to turn back now(此刻回头已经太晚),It's too loud to hear the sound(想要听清声音 可是周围太吵)。
饰牌上的英文“ALIVE UNTIL SUNSET”为黑暗曙光乐队的英文名,并且对应游戏中的日落即逝乐队。 Alive Until Sunset(活到日落)Dead by Sunrise(死于日出)
游戏中虚构的唱片公司“塞壬”可以译为“警钟”,而专辑《Minutes to Midnight(末日警钟)》刚好是黑暗曙光乐队的成立原因。
饰牌《日落》 披头士乐队 艾比路
《艾比路》(英语:Abbey Road)是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的第11张专辑,由苹果唱片发行于1969年9月26日,是乐队成员全体参与录制的最后一张专辑。尽管《顺其自然》是披头士1970年4月解散前发行的最后一张专辑,但那张专辑的绝大多数的录音是在本张专辑开始录制前完成的。
让我哭一会儿
考据:
饰牌上的数字“1469”加500后为1969,为专辑《艾比路》的发行年份。
饰牌底端的四个人过斑马线neta了披头士乐队最后一张专辑《艾比路》的封面。
饰牌《泰梦》 乔吉奥·莫罗德尔
乔吉奥·莫罗德尔(Giorgio Moroder,1940年4月26日-)意大利摇滚、电子音乐作曲家,曾三次获得奥斯卡奖,39次获得奥斯卡提名,三次获得格莱美奖,4次金球奖和16项格莱美奖,为80年代电影配乐大师及唱片制作人;几乎包办80年代巨片插曲配乐。引领当代潮流;素有“迪斯可之父(Father of Disco)”称号。
考据:
家具描述改编自歌曲《American Dream》歌词的译文;An American dream come true(远景进入视野),The vision coming into view.(美国梦想成真)。
TERRA DREAM源自乔吉奥·莫罗德尔的歌曲《American Dream》。
墨镜和八字胡源自乔吉奥·莫罗德尔在专辑《From Here to Eternity》封面中的经典形象,该形象后来成为其独特的标志。
黄色文字疑似乔吉奥·莫罗德尔的专辑名《Best of Electronic Disco Deluxe Edition》,该专辑收录了《American Dream》的重制版。
饰牌《安宁》 肖邦夜曲Op.9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法语: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原名弗里德里克·弗朗齐歇克·肖邦(波兰语: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亦称Szopen),波兰与法国的知名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1827至1846年间,肖邦共创作了21首夜曲,皆为短篇的钢琴独奏曲。它们普遍被认为是最优美的短篇器乐独奏之一,而肖邦亦被认为是将夜曲发扬光大的重要作曲家。
延伸阅读
作品Op.9的三首夜曲,肖邦1831年09月到巴黎之前就已创作完成。他在沙龙时,经常演奏其中的Op.9-2《降E大调夜曲》。肖邦初到巴黎时,是使用一台埃拉尔钢琴(Erard),这种钢琴因双重音击弦机而导致键盘较笨重,要弹奏弹性速度的乐曲常无法得心应手,于是钢琴制造商普莱耶尔(Camille Pleyel,1788-1855)赠送给肖邦一台触键灵活的卡米尔·普莱耶尔钢琴,这台钢琴伴随肖邦直至1849年辞世。肖邦为了感谢普莱耶尔,将Op.9-1《降b小调夜曲》献给普莱耶尔夫人。后来到了1839年,普莱耶尔以2000法郎的价格委托肖邦创作24前奏曲Op.28的法文版本。
饰牌上的数字“1433”推测加400后neta了夜曲Op.9三部曲的出版年份1833年。该组夜曲于1830-1832年创作,献给钢琴制造商兼钢琴家卡米尔·普莱耶尔。
饰牌《畅想》 肖邦 f小调幻想曲 Op.49
《f小调幻想曲》Op. 49为肖邦的一首单乐章幻想曲,于1841年间创作,献给德·史索公爵夫人。
考据:
两侧的文字为音乐表情术语,这是一种在乐谱中传达感情或技法的方式。从上到下分别是:
Tempo di marcia (进行曲速度)
Poco doppio movimento(稍微快一倍)
Lento sostenuto(持续的慢板)
Allegro Assai(很快的快板)
饰牌《抗争》 《肖邦-练习曲作品10第12号-火热快板》
练习曲作品10第12号(Etudes Op. 10,No. 12 in C Minor,allegro con fuoco)是萧邦的一首练习曲作品。此曲亦称革命练习曲,为C小调,2/2拍,火热快板(Allegro con fuoco)。此曲约写于1831年,献给肖邦的朋友李斯特·费伦茨(à son ami Franz Liszt)。
考据:
饰牌上的数字“1431”加400年即为《火热快板(Allegro con fuoco)》的完成日期1831年。
饰牌上的文字“ALLEGRO CON FUOCO”为意大利语,是音乐速度记号之一,意为“热情似火的快板”。
音乐饰牌分类结束
童话饰牌(该内容下面全是童话类饰牌)
饰牌《泡沫》 小美人鱼
《小美人鱼(丹麦语:Den Lille Havfrue,英语:The Little Mermaid)》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描述一个年轻的美人鱼为了爱情而放弃了在海中的生活,化身为人的故事。
此故事最初于1837年4月7日发表,后来启发了诸多创作者将其改编,也对20世纪以后大众文化中的人鱼描述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考据:
饰牌上的英文:THE LITTLE MERMAID译为“小美人鱼”。
饰牌上的数字“1337”根据童话饰牌规则加500后即为1837,为童话《小美人鱼》的出版日期。
饰牌《斧子》 金斧子与银斧子
《诚实的樵夫》,又称为《金斧头与银斧头》,是古希腊著名文学家Aísôpos(伊索)寓言集里的一则故事。这则寓言讲述即使要付出自身利益为代价也必须要诚实。
虽然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诚实为上策”,但它还有另一个寓意:“河里并不总是有金斧”,意指“机会并不是人人有”。这出自于邻居在不了解事情全貌的情况下,忽略了诚实的重要性,因此对河有了错误的想像。
(其它译本:樵夫与赫尔墨斯、诚实的樵夫)
考据:
饰牌中央黑色的人是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赫尔墨斯(希腊语:Ἑρμῆς)。
饰牌《幻象》 灰姑娘
《灰姑娘》,又音译作《仙杜丽拉》或《仙杜瑞拉》亦称作《辛蒂瑞拉》,是一本著名的童话。灰姑娘也是这一故事的女主角。该故事在世界各地流传广泛,亦拥有许多不同版本,各版本之间有时差别很大,其中以1697年《鹅妈妈童谣》和1812年《格林童话》中的版本最为人熟知。
Cendrillon是灰姑娘的法文名字,但这并不是灰姑娘真正的名字,而是一个外号。
Cendrillon一词由cendre和souillon这两个法文单词合成而来。构成Cendrillon的第一部份的“cendre”在法文中是“灰”的意思,souillon则是“贱人”。
《灰姑娘》的最早版本名为《La Gatta Cenerentola》,也称《The Hearth Cat》,见于意大利童话采集者吉姆巴地斯达·巴西耳1635年的《五日谈》(Pentamerone)一书中,在欧洲民间广为流传。
考据:
饰牌上的文字“CINDERELLA”(辛德瑞拉)为《灰姑娘》的英文名。
饰牌上的老鼠及高跟鞋图案指向法国作家夏尔·佩罗版本的《灰姑娘》,因为在这个版本中新增了南瓜、仙女和水晶鞋。
饰牌《童年》 彼得·潘
《彼得潘:不会长大的男孩(1904)》(Peter Pan: The Boy Who Wouldn't Grow Up)是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马修·贝瑞最为著名的剧作,而《彼得潘与温蒂》(Peter Pan and Wendy)是他1911年将其小说化的小说题目。二者皆讲述了彼得潘,一个会飞却拒绝长大的顽皮男孩在梦幻岛(Neverland)与温蒂以及她的弟弟们的所遭遇到的各种历险故事。
考据:
饰牌上的数字“1407”根据童话饰牌规则加500后即为1907,推测neta了Alice B. Woodward绘制的《彼得潘绘本Peter Pan Picture Book》(1907)。绘本中含有19张原始水彩插图,由于《彼得潘:不会长大的男孩》的原作者并未在文中描述彼得潘的外貌细节,她的插图成为后世艺术家对彼得潘形象诠释的重要参考来源。
饰牌《美人》 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德语:Schneewittchen)》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一篇德国童话,亦是该童话中的主角。其最著名的版本见于德国《格林童话》,讲述了白雪公主受到继母(格林童话最初手稿中为生母)的虐待,逃到森林里,遇到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考据:
饰牌上的数字“1312”根据童话饰牌规则加500后即为1812,指向1812年最著名的《格林童话》版本。
左侧的苹果核以及饰牌介绍中的“镜中光影”分别出自童话中继母王后骗白雪公主吃下的毒苹果和魔镜。
饰牌《幻梦》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语:Den Lille Pige med Svovlstikkerne)》,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著名童话故事,发表于1845年12月。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欢乐、举杯共庆的12月31日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透过点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考据:
饰牌上的图案为冷杉树、木马、火柴、贝壳和雪花。
饰牌上的文字“3 wished 3 matches”指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圣诞夜划亮火柴看到的三个愿望。
饰牌《食物》 糖果屋
《糖果屋》又译《汉泽尔与格莱特(德语:Hänsel und Gretel)》,是一则由格林兄弟所收录的德国民间童话。
考据:
饰牌上的英文“HANSEL X GRETEL”译为汉森与格雷特,童话《糖果屋》里的两位主角。
饰牌《魔咒》 林中睡美人
《林中睡美人(法语:La Belle au bois dormant)》,,在《格林童话》中称《玫瑰公主》(德语:Dornröschen),是一则经典欧洲童话。这则童话拥有多个改编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作家夏尔·佩罗于1697年出版的《鹅妈妈的故事》中收录的版本,以及《格林童话》中的版本。
虽然现今夏尔·佩罗的版本流传最广,但这一版本实际上改编自吉姆巴地斯达·巴西耳收录于其《五日谈》中的故事《太阳、月亮和塔利娅》。不过佩罗对巴西耳的故事进行了大幅改写。
考据:
饰牌上的英文“ZZZ”出自英文俚语“some zzzs”,意思是睡上一觉。
饰牌《酬劳》 花衣魔笛手
花衣魔笛手(德文:Rattenfänger von Hameln,又译为彩衣吹笛人、汉姆林的吹笛手、哈梅尔的吹笛人),是个源自德国的民间故事,最有名的版本收在格林兄弟的《德国传说》(Deutsche Sagen)中,名为〈哈梅尔的孩子〉(Die Kinder zu Hameln)。
该故事最早在德国一带流行,由德国哈默尔恩城的“无鼓街”的木牌记载改编而来。后在欧洲受到广泛传播。(1284年6月26日,哈默尔恩城的130个孩子听到笛音后,被身穿斑斓彩衣的笛手带走,从此杳无音讯。)
考据:
饰牌上的数字“0800”根据童话饰牌规则加500后为1300,疑似映射故事中被带走的130个孩子。
饰牌上的英文“pied piper”意为花衣魔笛手。
饰牌左侧的帽子图案出自美剧《硅谷》中的虚构公司PiedPiper的LOGO。 有意思的是,该公司的[官网]真的存在于互联网上。
饰牌《光芒》 羊脂蜡烛
2012年10月,安徒生的童话处女作《羊脂蜡烛》(Tællelyset)在丹麦菲英岛国家档案馆被历史爱好者偶然发现。作品写于19世纪20年代,讲述的是一支不受赏识的蜡烛。当时安徒生还在文法学校学习。这篇作品在汉语及英语国家均被错误的翻译成“牛油蜡烛”。
考据:
饰牌上的英文“the 1st tale”指的是安徒生发表的第一篇童话作品。
饰牌上的数字“1322”根据童话饰牌规则加500后即为1822年,而该部作品故事情节恰好有安徒生在1822年至1826年在斯劳厄尔瑟等地求学生活的影子。
饰牌《破壳》 丑小鸭
《The Ugly Duckling(丑小鸭)》,出自于1843年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之手,首次发表于1843年11月11日。
考据:
“It’s not like the others”意为“与众不同”。结合鸭子图案推测neta自《丑小鸭》。
饰牌《诺言》 青蛙王子
《青蛙王子,(德语:Der Froschkönig oder der eiserne Heinrich)也译作《青蛙王子或名铁胸亨利》,是一个童话故事,以格林兄弟的版本最为人熟知,一般也是《格林童话》中的第一个故事。
在最早的版本中,青蛙被小公主厌恶地砸向墙后,它就变为了一个俊俏的王子。以后的版本中,则是青蛙在小公主亲吻后变成王子。
考据:
饰牌上的英文“THE FROG PRINCE”译为青蛙王子。
童话饰牌分类结束
其它饰牌
饰牌《坚果》 花生漫画
《花生》(英语:Peanuts)是一部美国报纸连环漫画,作者是查尔斯•舒尔茨(Charles M. Schulz)。17,897幅漫画中以小狗史努比(Snoopy)和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莎莉、莱纳斯、露西、施洛德等几位小学生为主要角色,以小孩生活为题材,观察这个简单又复杂的世界。《花生》漫画是漫画发展史上首部多角色系列漫画,从1950年10月2日开始发行,到2000年2月13日作者病逝之时为止。
考据:
饰牌上的英文“PEANUTS”意为花生。
饰牌《热情》 卡门
《卡门(Carmen)》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完成于1874年秋天的一部歌剧,故事改编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普罗斯佩•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比才作曲,法国的亨利•梅拉克和吕多维克•阿莱维作词。该剧在比才死后才获得成功。
考据:
饰牌上的“0974”加900后为1874,推测neta自1874年那长盛不衰歌剧——《卡门》。
饰牌上的英文“CARMEN”译为卡门。
饰牌《有序》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英语:Ulysses),是爱尔兰现代主义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时间顺序,讲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om)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小说的题目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拉丁名为尤利西斯),而《尤利西斯》的章节和内容也经常和荷马史诗《奥德赛》平行对应。
考据:
饰牌上的文字“DOOOO......OOOOG”出自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书中用人们呼喊的“Doo.....oog”来讽刺教徒们呼喊的“god”。
饰牌《朝夜》 魔笛
《魔笛》(德语:Die Zauberflöte),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于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维登剧院首演,由莫扎特亲自指挥,作者于同年去世。
这部歌剧取材自诗人克里斯多佛尔·马丁·维兰德(英语:Christoph Martin Wieland)的童话集《金尼斯坦(德语:Dschinnistan)》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德语:Lulu oder die Zauberflöte)的童话,1780年后由伊曼纽尔·席卡内德改编成德语歌剧脚本。
考据:
饰牌上的数字“0891”加900后为1791,对应了歌剧《魔笛》的首演日期1791年09月30日。
饰牌上的文字“K.620”则是歌剧《魔笛》的克歇尔编号。
(莫扎特的作品编号由克歇尔编成,以K.或K.V.(Kochel- Verzeichnis)标记,1862年起使用。后来A.爱因斯坦于1937年修订,以K3为标记,再以瑞士音乐家基格林(FranzGiegling)1964年修订,以K6为标记。)
饰牌《珍爱》 《我的名字叫咪咪(Si, Mi chiamano Mimi)》
波希米亚人(La Bohème,又译作艺术家的生涯)由普契尼作曲,朱赛培·贾克撒、鲁伊吉·佚里卡根据法国剧作家亨利·缪杰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涯》(Scènes de la vie de Bohème)改编脚本。全剧共四幕,约1小时40分钟,于1896年2月1日,在意大利都灵皇家剧院首演,由托斯卡尼尼指挥。
考据:
饰牌上的文字“Mimì”为意大利语,推测出自贾科莫·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
饰牌上的数字“0996”加900年即为《波希米亚人》的首演日期1896年2月1日。
饰牌中超小的两行文字上面那行形似“Si Mi CHIAMANO MIMI”,而下面那行字则是“LA BOHèME”。
因此确认neta自歌剧大师贾科莫·普契尼1896年的歌剧《波希米亚人(La Bohème)》中的第一幕第二首咏叹调《我的名字叫咪咪(Si, Mi chiamano Mimi)》。
饰牌《浮士德》 《夏尔·古诺的歌剧-浮士德》
《浮士德(Faust)》为法国作曲家 古诺(Charles-François Gounod)所创作的五幕大歌剧。剧情根据德国大文豪哥德的悲剧《浮士德》第一部(Faust. Der Tragödie erster Teil)所改编,剧本创作者为法国剧作家巴比耶与卡雷,根据卡雷的剧作《浮士德与玛格丽特》(Faust et Marguerite)所撰写。《浮士德》在1859年3月19日于巴黎的抒情歌剧院(Théatre Lyrique)首演
考据:
饰牌上的数字“0959”加900年即为古诺版本《浮士德》的首演日期1859年。
饰牌上的文字“Faust”为德语,直译为“浮士德”。
饰牌《屠戮》 《尼伯龙根的指环》系列第三章《齐格飞》
《齐格弗里德(Siegfried)》又称“齐格飞”是《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第三部歌剧,由瓦格纳作曲及编剧,于1871年完成,1876年8月16日在拜罗伊特节日歌剧院(Bayreuth Festspielhaus)首演。([详细介绍请前点击这里])
考据:
饰牌中数字0971加900年为《女武神》的完稿日期1871年。
饰牌中的宝剑neta了《齐格飞》第一幕中的剧情,剧中侏儒米梅和齐格弗里德围绕着铸剑展开了接下来的故事,饰牌中的宝剑即是“神剑”诺通(Nothung)。
饰牌《至宝》 《尼伯龙根的指环》系列序章《莱茵的黄金》
《莱茵的黄金》 (Das Rheingold)是《尼伯龙根的指环》 (Der Ring des Nibelungen)系列中四部歌剧的第一部,由瓦格纳作曲及编剧,于1869年9月22日于Munich Court Theatre首演。
考据:
饰牌中数字0969加900年为《莱茵的黄金》的首演日期1869年。
黑色指环图案源自剧中由莱茵少女守护的黄金铸成的指环,拥有统治世界的力量。
饰牌《见证》《尼伯龙根的指环》系列第一章《女武神》
《女武神》 (Die Walküre)是《尼伯龙根的指环》 (Der Ring des Nibelungen)的第二部歌剧,由瓦格纳作曲及编剧,故事的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及沃尔松格传说 (Volsunga saga)。于1870年6月26日在Munich Court Theatre首演。 著名歌曲《女武神的骑行》 (Ride of the Valkyries)亦是出自《女武神》歌剧。
考据:
饰牌中的数字0970按照此类饰牌规律加900年,为《女武神》的首演日期1870年。
饰牌描述推测讽刺了歌剧的创作灵感《沃尔松格传说》(Volsunga saga)中齐格蒙特和他亲妹妹齐格妮结婚生下长子辛菲奥特利,而受到了爱情与婚姻女神弗丽嘉的厌恶与惩罚。
饰牌《终始》 《尼伯龙根的指环》系列第三章《诸神黄昏》
《诸神黄昏》(Götterdämmerung)是理查德·瓦格纳第四部、也是最后一部以尼伯龙根的指环为题的歌剧。这部作品在1876年8月17日于拜罗伊特节日剧院首次上演。
歌剧的德文标题“Götterdämmerung”译自古诺斯语词汇“Ragnarök”。后者是北欧神话预言中会造成世界燃烧、沉入水中但最终复苏的大战。不过,和另外三部以指环为题的歌剧一样,瓦格纳对原本的神话作出了较大改动。
考据:
饰牌中的数字0974按照此类饰牌规律加900年,为《诸神黄昏》的完稿日期1874年。
饰牌里落入水中的黄金戒指,对应了歌剧剧情中莱茵河水泛滥,莱茵少女们夺回了由莱茵黄金打造的戒指。
饰牌《敬虔》
《修女安杰莉卡》(Suor Angelica)是由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谱曲,乔瓦奇诺·福尔扎诺(Giovacchino Forzano)编剧的一部意大利语单幕歌剧。是普契尼《三联剧》(Il Trittico)歌剧三重奏中的第二部,于1918年12月14日在大都会歌剧院首演。
考据
1018 加 900 即为《修女安杰莉卡》的首演年份 1918 年。
SUOR ANGELICA;数字 1018 下方的白色小字 SUOR ANGELICA 意为“修女安杰莉卡”。
心理疾病系列
饰牌《针刺》
针头恐惧(英语:trypanophobia或 needle phobia,俗称晕针)是指对有关抽血、注射或使用皮下针头的医疗程序的极度恐惧。由于有针头恐惧症的人通常会逃避医疗照顾,这种情况会在卫生保健系统中造成明显障碍。
针头恐惧症的病因在于由针刺引发的先天性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而造成晕厥。有这种反射的人,经常通过连续接触针头而学会了恐惧针头。因此,针头恐惧症既是先天的,也是后天习得的。
考据;
NEEDLE PHOBIA;精神医学名词,意为“针状物恐惧症”。
饰牌《沉没》
恐海症(英语:Thalassophobia)是一种对海洋的强烈而持久的恐惧,恐海症是归类于特殊恐惧症(对于某一特定的恐慌触发因素的恐惧)的一种临床上的恐惧症,其症状与大多数特殊恐惧症相同。 尽管它是一种临床上的恐惧症,然而它通常伴有焦虑症的症状。在一些实例中,抗焦虑药物会被列入处方之内,或者认知行为疗法(CBT)会被指定。 恐海症包括对置身于庞大水体之中的恐惧,对空荡荡大海的恐惧和对远离大陆的恐惧。
该恐惧症的另一通常情况是对想到或看到水体之下某一深度的生物的恐惧,远超过对水体本身的恐惧。
考据
Thalassophobia;心理学名词,意为“海洋恐惧症”或“深海恐惧症”。
饰牌《幽闭》
幽闭恐惧症是对密闭空间的一种焦虑症,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电梯、车厢、隧道或者机舱内,可能发生恐慌症状态,或者害怕会发生恐慌症状。
反过来说,容易恐慌症发作的人,通常也会产生幽闭恐惧症。倘若在封闭的空间当中产生恐慌,他们会因为担心无法逃离这样的情况而感到恐惧。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会在室内场馆、戏院或电梯中感到呼吸困难。像其他许多病症一样,幽闭恐惧症可能肇因于孩童时期的创伤。
考据
BLOCK;意为阻碍、堵塞、阻塞、妨碍或街区、(方形平面)大块、(成组建筑中的)一栋楼房。
CLAUSTROPHOBIA;下方的红色小字 CLAUSTROPHOBIA 意为“幽闭恐惧(症)”。
截止于2021年9月1日之前的饰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