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通讯枢纽
首页
泰拉论坛
话题
Clostore
小黑屋
萨剧剧本档案室
关注
关注:
853
内容:
2054
【浅雪轻吟评委个人视角】夙夜雪降
查看作者
打赏作者
当前位置:
泰拉通讯枢纽
>
萨米大剧院
>
萨剧剧本档案室
>
正文
碎影杂谈
★★见习博士
看到咸鱼老师此般认真之态度,惭愧啊惭愧.....
本帖亦为对本次征文活动的文章解读,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开此帖之因,是希望能让更多志同道合的刀客塔们知晓,有这样的一批优秀同人作品(在此感谢对所有参加活动的创作者)
贴中文章选择与排名无关,只是作者自己对部分喜爱文章之浅显见解,如有与原文作者不符之意,敬请谅解。
同人
浅雪轻吟
碎影杂谈
★★见习博士
1.浊心(unins000)
在此文中,作者竭尽全力想营造一种神秘,悲凉,与我们所认知世界不同的意境(即与浊蒂背景人设相符)为此甚至别出心裁的加上了BGM,虽说有点不伦不类,但效果却不错。莎士比亚说过“结果好,一切就好。”(笑)
文章主体是书信体,有些地方很耐人寻味,使得本文拥有不低的哲学深度。此举一例详细说明。
“致使他们即便身处群体之中,他们也是全然孤独的。为自己与别人贴上某种标志,或是“阶级”、或是“人种”、又亦或是“矿石病”,这不会让他们拥有真正的互助与分享,不过只是将陆上生命的思考投入某个既定的框架之间,以相互攻讦作为保持凝聚的手段”
典型的佛诺伊德式社会孤立()用泰拉的特点阐释了“人格面具”类比两种生物的社会形态。同时又引出了第三者角度对泰拉之混乱的理解,但某些地方却又太过极端,不过倒也恰当的表现出两种生物思维形态上的差异。
其余文笔也有颇多妙绝之处,作者对浊心斯卡蒂这一干员背景故事一定考证不少,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个人情感色彩。这些段落勾勒出了那位银发的阿戈尔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在二周年活动以后依然神秘莫测的海嗣,方舟文案中隐含的克苏鲁风格在这里达到了一个巅峰。
令人惋惜的是,此文并不是特别契合本次活动的关键词与主题。嗯,如果下次举办“诡谲幽暗”主题一类的活动,这篇一定可以评为佳作()
综上所述,此文的思考深度和文笔都属于上品,可惜生不逢时(指作者的情感倾斜),但这依然不能改变它是一篇极好的作品,是我见过最好的浊蒂同人之一。
unins000
:
首先,十分感谢大佬的评价!
要说的话,我选的这个BGM是有些不伦不类来着...那是首唱苏联阿富汗战争的俄语歌曲,讲述的是一位士兵感叹自己和同袍被上级送入无意义的战场牺牲生命的故事。当时我选择这首歌的时候思考的是海嗣化的斯卡蒂看到作为深海猎人的年轻自己,不禁想到了那些与海嗣同胞手足相残、不愿加入她们的猎人同僚们无意义的牺牲(在海嗣的方面看来),以及自己亲人死亡的真相,于是为年轻的自己留下了这封信,而这首歌正好暗合了这种悲伤与无奈的情感...虽然单纯听起来还是有些怪就是了...
举报
拉黑
3年前
电脑端
回复
unins000
:
正如那首歌的副歌所唱的那样:
赫拉特,赫拉特!
游击队的老窝,
阿富汗并非我的荣耀,也不是我的耻辱。 ;我曾与深海猎人同僚讨伐了海嗣的神明,也曾同血亲的海嗣们将不愿接受现实的同袍们清除,但我永远不会将之视为某种荣耀,也不会将之视为某种耻辱(海嗣的语言中没有“罪”,为生存做都是对)
赫拉特,赫拉特!
你每晚仍伴我入睡
阿富汗之名仍能刺痛我心。 ;即使与血亲们、同僚们与朋友们的战争不会让我感受到荣耀或耻辱,但那些悲伤的过往仍旧萦绕在我的心中久久不去。
举报
拉黑
3年前
电脑端
回复
回复
碎影杂谈
★★见习博士
2.寂静的艺术节(夕之流火)
非常独特而沉重的刀子.....
文章中的影射非常明显,这里不再多言。全篇选择了一个独出心裁的背景来写本次艺术节,虽然与我们的初衷相背(嗯,我们想看的是一个气氛不这么凝固的艺术节),收到这类文章出乎了我的意料,不过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艺术节”这一活动的内涵,在此向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首先,对作者的创造力和构思表示敬佩,文章中几位不幸离世的干员刻画,都与人设大致相符(尽管我觉得傀影应该会狂笑),读来仿佛身处生死交界之地,悲伤的心情能够感同身受。
这份死神的礼物未免太沉重了些,从结尾来看,感染者沾之必死。我个人觉得可以保留一丝曙光,从生物学意义上不会有如此可怕的疾病(即使是生化武器)。存活率10%-20%左右更加符合实际,对于长期处在天灾下的干员们,即便是感染者,大部分身体素质也应该逾越正常人类几个级别。
同时文中对于传染病的刻画也很耸人听闻,句句入骨。“第五天,一个同学因为源石失控爆炸”读到这里的时候,眼前浮现出了黄褐色的源石尘夹杂着血雾,破碎的脏器碎片和源石的颗粒在病房地板上散落一地的画面,属实惊悚。
本文与上篇都存在一个问题,
请注意,“浅雪”是在冬季的环境中展开一个轻松中夹杂着一些忧虑的故事,不是无忧无虑的日常琐事,亦不是此类沉重至极的惨剧。
很难从传统文学的角度去评价这篇文章,暂且说些个人理解吧。
剧情中说到,临光的家训是“不畏苦暗”。
在泰拉世界中,占据主体的是病态与灾厄,是残酷的矿石病与阶级分化。而在这样一个主色调灰暗的世界里,罗德岛是一抹曙光。
或许,只有真正的经历过“苦暗”,才能破除“苦暗”罢。极致的悲凉下方可悟出生命的大义,熬过最难之处方可涅槃新生。
文章最后去世的干员们都被刻在地面上,然而时光会风化他们留下的痕迹,新的血液会在罗德岛中一代又一代的涌动。
只有在最黑暗的时刻,那一抹微光才弥足珍贵。
回复
碎影杂谈
★★见习博士
3.信(万能De小黑)
几日前读到此文的时已是深夜,望着窗外苍穹,不知异界的明月,是否也能照着白兔罢?
感触之下为此文赋诗一首,见笑。
北境何苦天人隔,唯雪盼至游子归。
远媛千里家书至,化烬无痕拂坟垒。
作者应该在同人圈子浸淫很深(或是有惊人的文学天赋),此文采用了一种专属于同人文的写法—以实喻虚(实际上这个名字是我瞎起的)
如果去掉故事中的泰拉元素,这同样是一篇语意连贯的文章。对于那些异世界人儿的爱与恨,我们是难以切身处地的体会的,只能根据已有的材料推理和揣测。
而如果将虚拟人物代入现实角度,以我世之人情冷暖渲染笔墨,则别有一番风味,即咸鱼老师所说的“真实性”。此般写法在同人文中也并不少见,但作者往往很难融合两者,容易在两个世界之间下意识的选择自己熟悉的现实,从而使得文章缺少读者所喜爱的特殊剧情与人物描写。而此文无论是结构、意象铺陈和篇幅详略都十分得当,具有极强的代入感。
虽说在这个平行线里霜星是一名在罗德岛就读中学的学生,但爱国者依然未能幸免,惨遭被刀()白兔子带着些少女的稚嫩与字里行间流落的温情令人动容,在雪天里增添了一丝人情味,一丝人性的温暖。她的躯体是冰冷的,她的心却是灼热的。
三个分镜中,最后一个分镜刻画的几乎完美,以至于我竟找不到可吹毛求疵之处(献丑),不过第一个分镜中的凯尔希未免太过专横和霸道,不符合家妻(划掉)她的人设,不尊重干员个人隐私的老女人是____
综上所述,我对此文的评价是:
皑皑白雪掩不尽父女温情
迢迢前路束不住恒者净心
碎影杂谈
:
开头应为“几日前读到此文的时候”
举报
拉黑
3年前
手机端
回复
回复
呼和国际
★注册博士
好哎碎影老师这边的评论也好有趣
回复
碎影杂谈
★★见习博士
咕咕了两天,回来了
亲爱的树鹨
:
等您很久了(盯)
举报
拉黑
3年前
手机端
回复
回复
Kuroe_Alice
★★★实习博士
旧日支配者
文章也看,评论也看,这才称得上健全
碎影杂谈
:
旧日支配者诶()
举报
拉黑
3年前
手机端
回复
Kuroe_Alice
:
@碎影杂谈
是向伊洛出卖色相得到的头衔(迫真)
举报
拉黑
3年前
手机端
回复
回复
爱德华威尔
★注册博士
碎影老师,能看看我的投稿吗?希望能提一些建议
爱德华威尔
:
【【浅雪轻吟】罗德岛学院墙壁垮塌事故报告三则-泰拉通讯枢纽】
链接
举报
拉黑
3年前
手机端
回复
碎影杂谈
:
OK
举报
拉黑
3年前
手机端
回复
爱德华威尔
:
@碎影杂谈
非常感谢
举报
拉黑
3年前
手机端
回复
回复
碎影杂谈
★★见习博士
4.老萨卡兹(黑子)
“辉煌落下帷幕,舞台之上仍是不朽。”
我们总是把目光集中在时代的先行者身上,而忽视了角落中的人物。他们同样有着复杂多变的人生,只是可悲的被命运锁链捆在此处,一个时代需要强者,但如果没有其他人来衬托,他会变得毫无意义 。
这是一位老萨卡兹的故事,平凡而又朴素真实。文章中没有太多矫揉造作的情感,只有冻结在严寒之下的悲哀—斯人已逝的悲哀。
我无法对这篇文章做出修改,作为一篇同人文,它的创新性和勾画细致都达到了一个巅峰。只是结尾略显仓促(因为展开就要超2000字了,很能理解......)我读出的是一种真挚,这真的很难,文学的本质是虚构。
“老师突然就不说话了,直直的看着他,眼神中带了一丝的悲攸。”悲攸是悲之所在的意思,这个描写非常生动传神,像鲁迅先生的文风一样,如同解剖刀直直的刺入读者的心灵。那是一种心灵的凝望,是一种在道德和现实层面都能找出对抗自身悲哀的理由,但仍被那“一丝”感情所支配。
如果更加深入的解读,未免会带上我本人太重的主观色彩,那么就对各位阅读无益了。当读不懂这篇文章的时候,请静心沉思,无须去揣测它的内涵,而是去代入那位老萨卡兹。
在那个浅雪飞舞的冬天,剧场新戏令观众们欢呼雀跃,只有老朽的打杂工在阴暗处,颤抖着,翻阅着曾经的圣女。昔人已随烽烟去,此地空余雪偶在。时光能磨平山川,时光令文明衰落和兴起,它却唯独抹不去人的记忆和心绪。
回复
碎影杂谈
★★见习博士
啊,感觉要说明一下,此贴命名为“解析”未免不太恰当。这里并不是要从文学价值的角度去评判每一篇文章,只是点出一些感触良多的事物。所以我只是从文中择取寥寥几笔妙句好文罢了,如果想看到专业性强,内容丰富充实的文评,请前往咸鱼老师的帖子()
回复
碎影杂谈
★★见习博士
5.七律·风雪颂 (必杀之繁枫) 附上原篇 枯松孑立北风吹,瀚海无垠物尽摧。 呜咽嚎鸣人怎寐?银芒碎羽鸟无归。 日熄生寂云将坠,雾起天昏目渐灰。 霜雪穷途谁买醉?罗德破桎奏春晖。
对于诗歌之赏析,我只能残酷的推敲和删改了()悲,见谅。 全篇描写银灰先生登高远眺,日暮风雪交加中心潮澎湃的景象(可能吧?) 首联以枯松孑立与瀚海无垠对比,悲凉,伤感的意境中透露出大气磅礴的意味,荒漠之中孤松废墟之景跃然纸上,不过要是上句改成“枯松孑立枝无垂”,可能对仗更加工整些吧(意思是孤独的枯松上,纠结的枝干扭曲着伸向天空,没有一根(因未枯死而下垂的新枝)) 颔联用凄凉,悲惨的嚎叫(暂且不去揣测这是何物之啼),破碎的银白色羽毛之下,丹增却未如往常归来。诗中并无引向这一观点背后的伏笔,而是给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呜咽嚎鸣”是否可以再推敲推敲? 颈联描写日落云雾欲散,却暮霭渐起天空阴沉的画面,“将”可换成“且”。这两句很有诗歌的意境美,就个人而言有旧日虽去,但前路仍晦的感觉。用天色暗喻银灰心情的转变,为接下来的感慨奠定了感情基调。 尾联一声“何买醉”虽有将千万言语汇聚成一声感慨的精妙,但依鄙人所见不合银灰人设,是否可易为“霜雪穷途踏凛行”。 相比较,下句的“奏春辉”就有新生的蓬勃气息和希望,令人眼前一振。 风雪终会过去,春天如期到来。
碎影杂谈
:
经典排版出大问题()
举报
拉黑
3年前
手机端
回复
回复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发表内容
做任务
返回顶部
到底部
看看刀客塔们都在搜什么...
app
热门话题
#论坛使用指南#
在此文中,作者竭尽全力想营造一种神秘,悲凉,与我们所认知世界不同的意境(即与浊蒂背景人设相符)为此甚至别出心裁的加上了BGM,虽说有点不伦不类,但效果却不错。莎士比亚说过“结果好,一切就好。”(笑)
文章主体是书信体,有些地方很耐人寻味,使得本文拥有不低的哲学深度。此举一例详细说明。
“致使他们即便身处群体之中,他们也是全然孤独的。为自己与别人贴上某种标志,或是“阶级”、或是“人种”、又亦或是“矿石病”,这不会让他们拥有真正的互助与分享,不过只是将陆上生命的思考投入某个既定的框架之间,以相互攻讦作为保持凝聚的手段”
典型的佛诺伊德式社会孤立()用泰拉的特点阐释了“人格面具”类比两种生物的社会形态。同时又引出了第三者角度对泰拉之混乱的理解,但某些地方却又太过极端,不过倒也恰当的表现出两种生物思维形态上的差异。
其余文笔也有颇多妙绝之处,作者对浊心斯卡蒂这一干员背景故事一定考证不少,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个人情感色彩。这些段落勾勒出了那位银发的阿戈尔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在二周年活动以后依然神秘莫测的海嗣,方舟文案中隐含的克苏鲁风格在这里达到了一个巅峰。
令人惋惜的是,此文并不是特别契合本次活动的关键词与主题。嗯,如果下次举办“诡谲幽暗”主题一类的活动,这篇一定可以评为佳作()
综上所述,此文的思考深度和文笔都属于上品,可惜生不逢时(指作者的情感倾斜),但这依然不能改变它是一篇极好的作品,是我见过最好的浊蒂同人之一。
要说的话,我选的这个BGM是有些不伦不类来着...那是首唱苏联阿富汗战争的俄语歌曲,讲述的是一位士兵感叹自己和同袍被上级送入无意义的战场牺牲生命的故事。当时我选择这首歌的时候思考的是海嗣化的斯卡蒂看到作为深海猎人的年轻自己,不禁想到了那些与海嗣同胞手足相残、不愿加入她们的猎人同僚们无意义的牺牲(在海嗣的方面看来),以及自己亲人死亡的真相,于是为年轻的自己留下了这封信,而这首歌正好暗合了这种悲伤与无奈的情感...虽然单纯听起来还是有些怪就是了...
赫拉特,赫拉特!
游击队的老窝,
阿富汗并非我的荣耀,也不是我的耻辱。 ;我曾与深海猎人同僚讨伐了海嗣的神明,也曾同血亲的海嗣们将不愿接受现实的同袍们清除,但我永远不会将之视为某种荣耀,也不会将之视为某种耻辱(海嗣的语言中没有“罪”,为生存做都是对)
赫拉特,赫拉特!
你每晚仍伴我入睡
阿富汗之名仍能刺痛我心。 ;即使与血亲们、同僚们与朋友们的战争不会让我感受到荣耀或耻辱,但那些悲伤的过往仍旧萦绕在我的心中久久不去。
2.寂静的艺术节(夕之流火)
非常独特而沉重的刀子.....
文章中的影射非常明显,这里不再多言。全篇选择了一个独出心裁的背景来写本次艺术节,虽然与我们的初衷相背(嗯,我们想看的是一个气氛不这么凝固的艺术节),收到这类文章出乎了我的意料,不过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艺术节”这一活动的内涵,在此向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首先,对作者的创造力和构思表示敬佩,文章中几位不幸离世的干员刻画,都与人设大致相符(尽管我觉得傀影应该会狂笑),读来仿佛身处生死交界之地,悲伤的心情能够感同身受。
这份死神的礼物未免太沉重了些,从结尾来看,感染者沾之必死。我个人觉得可以保留一丝曙光,从生物学意义上不会有如此可怕的疾病(即使是生化武器)。存活率10%-20%左右更加符合实际,对于长期处在天灾下的干员们,即便是感染者,大部分身体素质也应该逾越正常人类几个级别。
同时文中对于传染病的刻画也很耸人听闻,句句入骨。“第五天,一个同学因为源石失控爆炸”读到这里的时候,眼前浮现出了黄褐色的源石尘夹杂着血雾,破碎的脏器碎片和源石的颗粒在病房地板上散落一地的画面,属实惊悚。
本文与上篇都存在一个问题,请注意,“浅雪”是在冬季的环境中展开一个轻松中夹杂着一些忧虑的故事,不是无忧无虑的日常琐事,亦不是此类沉重至极的惨剧。
很难从传统文学的角度去评价这篇文章,暂且说些个人理解吧。
剧情中说到,临光的家训是“不畏苦暗”。
在泰拉世界中,占据主体的是病态与灾厄,是残酷的矿石病与阶级分化。而在这样一个主色调灰暗的世界里,罗德岛是一抹曙光。
或许,只有真正的经历过“苦暗”,才能破除“苦暗”罢。极致的悲凉下方可悟出生命的大义,熬过最难之处方可涅槃新生。
文章最后去世的干员们都被刻在地面上,然而时光会风化他们留下的痕迹,新的血液会在罗德岛中一代又一代的涌动。
只有在最黑暗的时刻,那一抹微光才弥足珍贵。
几日前读到此文的时已是深夜,望着窗外苍穹,不知异界的明月,是否也能照着白兔罢?
感触之下为此文赋诗一首,见笑。
北境何苦天人隔,唯雪盼至游子归。
远媛千里家书至,化烬无痕拂坟垒。
作者应该在同人圈子浸淫很深(或是有惊人的文学天赋),此文采用了一种专属于同人文的写法—以实喻虚(实际上这个名字是我瞎起的)
如果去掉故事中的泰拉元素,这同样是一篇语意连贯的文章。对于那些异世界人儿的爱与恨,我们是难以切身处地的体会的,只能根据已有的材料推理和揣测。
而如果将虚拟人物代入现实角度,以我世之人情冷暖渲染笔墨,则别有一番风味,即咸鱼老师所说的“真实性”。此般写法在同人文中也并不少见,但作者往往很难融合两者,容易在两个世界之间下意识的选择自己熟悉的现实,从而使得文章缺少读者所喜爱的特殊剧情与人物描写。而此文无论是结构、意象铺陈和篇幅详略都十分得当,具有极强的代入感。
虽说在这个平行线里霜星是一名在罗德岛就读中学的学生,但爱国者依然未能幸免,惨遭被刀()白兔子带着些少女的稚嫩与字里行间流落的温情令人动容,在雪天里增添了一丝人情味,一丝人性的温暖。她的躯体是冰冷的,她的心却是灼热的。
三个分镜中,最后一个分镜刻画的几乎完美,以至于我竟找不到可吹毛求疵之处(献丑),不过第一个分镜中的凯尔希未免太过专横和霸道,不符合家妻(划掉)她的人设,不尊重干员个人隐私的老女人是____
综上所述,我对此文的评价是:
皑皑白雪掩不尽父女温情
迢迢前路束不住恒者净心
“辉煌落下帷幕,舞台之上仍是不朽。”
我们总是把目光集中在时代的先行者身上,而忽视了角落中的人物。他们同样有着复杂多变的人生,只是可悲的被命运锁链捆在此处,一个时代需要强者,但如果没有其他人来衬托,他会变得毫无意义 。
这是一位老萨卡兹的故事,平凡而又朴素真实。文章中没有太多矫揉造作的情感,只有冻结在严寒之下的悲哀—斯人已逝的悲哀。
我无法对这篇文章做出修改,作为一篇同人文,它的创新性和勾画细致都达到了一个巅峰。只是结尾略显仓促(因为展开就要超2000字了,很能理解......)我读出的是一种真挚,这真的很难,文学的本质是虚构。
“老师突然就不说话了,直直的看着他,眼神中带了一丝的悲攸。”悲攸是悲之所在的意思,这个描写非常生动传神,像鲁迅先生的文风一样,如同解剖刀直直的刺入读者的心灵。那是一种心灵的凝望,是一种在道德和现实层面都能找出对抗自身悲哀的理由,但仍被那“一丝”感情所支配。
如果更加深入的解读,未免会带上我本人太重的主观色彩,那么就对各位阅读无益了。当读不懂这篇文章的时候,请静心沉思,无须去揣测它的内涵,而是去代入那位老萨卡兹。
在那个浅雪飞舞的冬天,剧场新戏令观众们欢呼雀跃,只有老朽的打杂工在阴暗处,颤抖着,翻阅着曾经的圣女。昔人已随烽烟去,此地空余雪偶在。时光能磨平山川,时光令文明衰落和兴起,它却唯独抹不去人的记忆和心绪。
对于诗歌之赏析,我只能残酷的推敲和删改了()悲,见谅。 全篇描写银灰先生登高远眺,日暮风雪交加中心潮澎湃的景象(可能吧?) 首联以枯松孑立与瀚海无垠对比,悲凉,伤感的意境中透露出大气磅礴的意味,荒漠之中孤松废墟之景跃然纸上,不过要是上句改成“枯松孑立枝无垂”,可能对仗更加工整些吧(意思是孤独的枯松上,纠结的枝干扭曲着伸向天空,没有一根(因未枯死而下垂的新枝)) 颔联用凄凉,悲惨的嚎叫(暂且不去揣测这是何物之啼),破碎的银白色羽毛之下,丹增却未如往常归来。诗中并无引向这一观点背后的伏笔,而是给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呜咽嚎鸣”是否可以再推敲推敲? 颈联描写日落云雾欲散,却暮霭渐起天空阴沉的画面,“将”可换成“且”。这两句很有诗歌的意境美,就个人而言有旧日虽去,但前路仍晦的感觉。用天色暗喻银灰心情的转变,为接下来的感慨奠定了感情基调。 尾联一声“何买醉”虽有将千万言语汇聚成一声感慨的精妙,但依鄙人所见不合银灰人设,是否可易为“霜雪穷途踏凛行”。 相比较,下句的“奏春辉”就有新生的蓬勃气息和希望,令人眼前一振。 风雪终会过去,春天如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