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道一声抱歉。
由于近段恰好是我全年当中最缺少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一段时日,所以文评方面能拿出的内容相当有限,虽然也下定决心即便在活动截止后仍还会补足些想写的文评和对于此次征文的随想之类,但姗姗来迟的补救终究不是什么有颜面提前拿出来谈论的东西。
外加我在文字创作这方面的确有些偏执,乃至于说刻薄,说出的一些基于个人理解和感受的话语或许很难称得上是悦耳。虽然自己很难有资格在其他几位更加专业的老师面前卖弄自己那点浅薄的学识与经验,但仍旧希望在我这冬日里迸出的些许狂妄的絮语当中,还能淘出些许对诸位活动参与者有所帮助的内容。
因为这些文评更多是基于我以一个读者的视角去得到的感受,所以主要会去讨论一些关于阅读体验、结构安排、段落衔接之类的不太能称得上是文学性的方面,因此自然也是个人色彩浓烈,很难说不会失之偏颇。所以如果有你不赞同或不理解的地方,请不要顾忌方式与措辞地表达出来,不同思想间碰撞出的火花,正是雕琢自身创作与思想最好的刻刀。
由于戏剧性情节的缺乏,对于日常的描写往往很考验作者对于文字的把控能力,尤其是这日常前还要加上“虚度”二字。这标题很快让我想到了那部名叫《女高中生的虚度日常》的动画,一部十分有趣的日常番。恰巧的是,本文与这部动画有着些许相似的气质——于平凡琐碎的日常中掩藏不住的快乐与小确幸——像是夜晚熄灯后用被子蒙住头,偷偷用手机跟闺蜜天南地北的闲扯半晌,不时漏出几声压抑不住的窃笑。
本文对于氛围感的把握堪称一绝,这是作者文字功底与细腻心思的双重体现。文章从头到尾的唯一核心情节就是斯卡蒂的那句:“歌蕾蒂娅是不是讨厌我”。这是文章开头斯卡蒂的疑问,她问的没头没脑,我看的也没头没脑。但作者似乎并没有立刻解释这一悬念的意思,迅速将话题顺滑的过渡到了劳伦缇娜的身上。
之后对于起床的描写很简单,但足够的生动有趣。
然后第二个场景的开头,贯穿全文的“歌蕾蒂娅是不是讨厌我”又一次被抛了出来。这并不是一个值得作为悬疑要素的内容,却把高中女生在繁琐而平凡的日常当中,那股怎样都压抑不住胡思乱想的小心思用一种非常朴实但有趣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作者在全文中都并没有使用什么华丽的辞藻或是炫技的修辞手法,这对于本文来说反而正是加分项,每一处的笔墨不多不少,场景与镜头的过度也非常顺滑。我喜欢这样在平淡中藏着几颗糖的文风,简单但不乏味。我很难说这篇文章的行文技巧多么优秀、文章架构多么巧妙或是表达手法多么绚丽,但这一定是一篇能让读者看得舒服的、足够有趣的文章。
本文以第一视角叙述,“我”是一位演奏小提琴但却对自己的表演不自信的孩子,这让我开始完全因为惯性思维把“我”这位主角理解为了阿米娅,然后带着这样先入为主的错误理解读完了几乎全文,虽然中间一度有些许怀疑,但确实是直到最后真相揭露之时才确信了写的其实是烛耀(笑。
以我个人的水平已经很难对这篇文章的行文技巧做出什么指点,就单单谈谈感受吧。本篇剧情当中,诗歌是支撑薇薇安娜一路走来的事物,但她却对自己的诗歌没有任何自信,直到她认识了临光。她向往着那些美好与光明,但现实的残酷却一再告诉她那些都只是幻想,她自身虽然未曾彻底堕落,但也算一度放下了骄傲与矜持随波逐流,所以她一直认为自己没有追求诗歌中那些美好与光明的资格。
一如本文中的高一学生薇薇安娜。她爱着音乐与小提琴,向往着这其中的浪漫与美好,但此前的经历却告诉她音乐仅仅是一种上流阶层的社交辞令。音乐代表着什么,表达了什么,听众们不懂也不关心,他们只是需要这么一个标签来彰显身份。
所以玛嘉烈带给她的改变突兀却顺理成章。本篇中临光不会诗歌但仍能让薇薇安娜寻回对诗歌的热情,本文中的临光不懂音乐却仍能让“我”坚信自己演奏小提琴的意义。
我对本文唯一稍显遗憾的部分就是文末登台演奏后,被“我”的音乐感染的学妹缺少与周围的对比。如果我对于本文主旨的思想没考虑错,那作者最后是想要表达出“大环境仍未改变,绝大多数人仍然跟以往一样把音乐作为虚伪的标签和谈资,但只要还能有一位观众能被打动,这场演奏就是有意义的。”但是缺少了描写大环境依旧糟糕的部分。缺失的这部分对比,对本文主旨的表现也就略微差了那么最后一口气。
确实有很多想写的因为字数限制最后没能写出来,残念
因为此次征文限制2000字以内的要求,不少的投稿选择了使用书信或者日记体这一取巧的方式来避免描绘一个完整故事而导致字数超出的问题。这其实算是一种因为作者自身对文章结构和节奏把控的不自信而选择的偷懒方式。然而也并非所有使用书信和日记格式的作者都怀揣着这样的小心思。
譬如这篇文章:大雪——以高中生身份的守林人的视角去回顾她在那场大雪中被乌萨斯人摧毁的故乡。
很多人选择书信或者日记体正是觉得自己无法在两千字的限制下保证故事的完整性,然而本文并非其中之一。虽然因为书信体结构的原因,使得本文在故事的叙述上并非是遵从一般的叙述方式,即叙事方式并非连贯的。但作者仍然通过自身对于文字的驾驭,令本文的故事结构并不散乱:从乌卡战争的客观历史记述、到对故乡的人事物的整体回忆、到具体到个人与单独意象的回忆,层层递进的结构推进得相当自然。回忆与现实之间,通过大雪这一背景的场景切换也非常顺滑,没有任何阻滞与突兀感。现实与回忆之间的对照很短但确是点睛之笔。
关于本文使用的(尤其是在文章前半用的格外频繁)用大量句号把原本完整的句子隔成一个个短句甚至是短语以达成强调语气和情感的手法,我起初是将其理解为作者还有想要刻意模仿出守林人因为家乡被毁流浪多年未受教育而导致的其写作时行文十分稚嫩与青涩的意图,但在后续与作者的交流中发现是我过度解读了。所以读者对于文章的理解有所偏差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还是希望创作者们能更多地去主动与他人交流的。
最后还是谈一下对于本文的一些个人意见。大量使用短句确实能够起到加强情感的作用,但在整篇文的大半都用颇有些滥用的感觉。尤其是进入第二部分,守林人对于故乡回忆的部分。这里守林人的情绪对比起激愤的第一部分应当是缓和下来了,带着怀念与淡淡的忧伤在进行回忆,仍旧使用大量短句加强情感与这部分的情感基调与表现的内容有些矛盾与违和。
当然如果是还有希望得到文评的参与者,也可以在这个帖子里留言,等到26号之后我一定会第一时间把更加详细的感受和文评拿出来的。
想要文评!
热爱是几乎所有的二创作者开启自己创作的第一步,想要我喜爱的故事情节有不一样的展开;想要“我”能以“我”的意志,在我喜爱的故事里留下自己的痕迹;想要我喜爱的角色能够更多的绽放自己的光彩……我喜欢这样的热爱,这种纯粹的、不含有任何功利心和目的性的热爱,而在作者的这三篇投稿中,洋溢着这样的热爱。
我丝毫不会怀疑作者在创作这三篇作品时内心洋溢的热情与投入的心血,我也相信这样的创作时光对于作者来说也是一种快乐与享受,与其说是对征文比赛的投稿,更不如说是找个机会将自己心中郁结而不得人知的热爱尽心释放。我无意指点这种创作方式,我也认为对于创作者来说,自己理所应当是自己的第一位读者,创作的第一步也是需要先打动自己。
但是可惜的是,这终究是征文比赛的投稿征文,作者不仅仅是需要打动自己,也需要用文字去打动读者们。然而这三篇文章距离能打动读者的程度,还有不少需要考虑和努力的差距。怀着热爱去创作是一件很好也很幸福与幸运的事,但需要想清楚的一点是:每个人热爱的点与感受是不同的,作者对于一名角色的了解、认知与喜爱和读者们是不同的。当读者与作者以不同的立场与视角(例如读者并非帕拉斯厨)来看这篇文章时,他能否从自己的立场看到这篇文章打动人的地方或是有趣的点。作者自身的热情与喜爱是重要的,也是热情洋溢的文字的根本,但如何能让这种热情感染他人,能让其他人也共情作者的热情与喜爱,是创作者在释放自己厨力的时候必须要斟酌的内容,其他人没有办法轻松顺利的与你感同身受。而如何让这些情感顺利传达给他人,就是表达、情节设置与角色塑造的作用。当作者在不考虑这些的情况下进行创作时,就很容易陷入单纯的自嗨漩涡当中。如果创作者的目的不仅仅是自我表达,也想将这份爱传达给他人,那站在他人的角度如何去理解和体会这份爱,就是创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
指导性的意见对我来说再有用不过了。
我的文字功底尚浅,能和各路大神同台竞技已经是非常荣幸。
我一定想办法也去感染到读我的文章的每一个人!
首先我要声明的是,这里的“俗套”没有丝毫贬义的意思在,经典的情节设置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的经典。虽然我这里是说了一句废话笑话,但也是为了阐明——经典的情节、角色设计,不会因为其出现的多了就会让人觉得无趣。JUMP系王道少年热血漫,早十年前就有人笃定,所有的热血桥段都被龙珠加上死火海讲完了,后面不会再出现大热的王道热血漫了,然而结果是哪怕还是用着那些“俗套”的桥段,优秀的作品仍然能够打动人心,优秀的王道热血漫仍然能一篇一篇的出现。情节只是工具,在不同的人手里就是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其实在评奖过程中,发现这篇的得分在第六名时,我和其他老师是有些吃惊的。这里我说的可能有些直白:“对比与其他几篇同样优秀但得分没有这篇高的作品,这一篇无论从文字功底、写作手法、情节设置和角色塑造上都很难说有绝对突出取胜的点,同时书信格式也是获得高分的一大阻碍,为什么这篇成功获得第六名的高分?”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最后一段情节的设置:叶莲娜的信中写满了对爱国者的爱与思念,还期盼着带他去龙门医治好矿石病;然而最后一段画面一转,爱国者已然逝去,信使只能将这篇溢满了爱的信烧给了无尽的雪原,让寒风与冰雪将这份思念捎给那位老人。这种经典桥段的具体表现的手法和效果我就不做具体分析了,更想谈的是本篇作为一篇优秀的同人文,是怎样利用起“同人”这一优势来设计出了合适的情节。
同人文的优势在何处?在于作者不用再去从零开始构建角色的人设,甚至可以化用本篇现有的剧情。只要一个本篇有的角色出现,大家就对这个角色的形象预先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这可以帮作者省下很大一部分刻画人物所需要的精力,而把更多的笔墨放在如何把这个角色的形象安排在自己的故事当中。而本文正是在这点上做的十分优秀。
霜星和爱国者父女的形象在本篇中的刻画已经十分饱满,向着命运抗争的这两名战士,身上总萦绕着淡淡的忧伤与宿命感所烘托出的悲剧氛围。所以当本文设计成这封信的收信人已经逝去,信中的满腔思念只能付诸风雪的时候,那种带着转折的悲剧感才显得顺理成章令人共情。这也是为什么在征文的诸多刀子文中,这篇获得了一致好评的原因:悲剧是需要情节与情感铺垫的,而对于霜星和爱国者来说,本篇的剧情已经给他们做了足够的铺垫,同人文中直接拿来用也不会有丝毫的突兀和让人觉得违和的地方。
官方本篇里内容,如何将其合理的利用起来让其成为自己创作的助力,我相信永远是每位同人创作者需要琢磨和考究的事情。
稍微有些抱歉的说,这篇文章的意识流和风格化叙事带给了我很大的阅读困难,我最初看到的版本标题就叫《一篇征文》,导致我即便读完了全篇,也仅仅勉强能确定第一视角的角色是一名章鱼或者乌贼为原型的角色。文中的“变色星”“水火箭”“AB门”应该就是利用的游戏相关neta来表明绮良身份的,但碍于我知识所限,一时间也想不到neta的内容所以第一时间完全没办法确定。
至于作者后续补充的“稀音”与“宴”这两名角色则还是get不到其中的点,在知道谜底之后大概能在文中找到“朋友不可计数”的应该是宴,“因为诸如此类的事选择了离开”的应该是稀音。但是即便知晓了谜底,我也依然很难理解这样设置角色的目的所在。
个人来讲实在难以解读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传达出来的内容,整篇文章反复几遍读下来之后,能够勉强把握住的可能也就只有一点:“我”对于自己在人生经历尤其是人际交往中因怯懦而落入失去与孤独的自我诘问。而其他的部分我只能找出来“光怪陆离”这个词来形容。
私以为如果是想要自己的作品为更多人看见的话,故事的易读性还是在创作中必须要考虑的一环,一个能让读者看一遍就理清楚其脉络和主旨的作品,不代表其就沦为俗物了。
这次活动而言我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原教旨主义了(x)一开始活动是作为“让大家回忆一下写作文的感觉”之类的提出来的,要求是两个小时600-1000字,进行一个作文的征——最后当然放宽了,不过我还是把这个当做作文来写的。
以干员的身份写作文其实挺麻烦的,按照作文的规格,很难能把角色的名字摆出来(悲)即使是允许用真实背景的作文,也很难找到写出名字的机会,又或者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而不擅长……
所以其实我想表述的就只有主旨而已,迷惑和不解反倒是我的目标。……有些meta的感觉?
……怎么说呢,这和正常的作者-作品结构不同,是作者(我)-虚构的作者(绮良)-作品这样的结构,也许文章本身并不清楚,但这种不清楚是为了认知中间这一层而服务的:如果你无法理解,就是其他人亦无法理解,于是就能够看出某种现状。
其实早在开始评阅征文初期的时候,广英老师就已经对这篇文章大加褒奖,其他几位老师也很快给出了高度评价,但个人一直是按照着顺序看一篇打一篇分的节奏,所以读到这篇的时候已经算是比较晚了,但读完之后——或者说读的过程中,很快就明白了它获得如此多赞誉的缘由。
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篇文章的话,我一定是会用“厚重”。朴实但扎实至极的文字功底;隐忍但压抑着汹涌的文字风格;简练但细节到位的行文布置;以及毫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的整体架构。
有很多作者处于一个有不少好的点子并且也能写出几个不错的段落但缺乏对作品整体建构的把控这样的阶段,而本文显然走的更远。在故事的完整性和作品完成度上,算是只有《一步》与本文值得被专门赞扬,而其中本文更是让人很难能挑出一点瑕疵。“取舍”和“详略得当”是许多的创作者难以做好的方面,哪怕是很多成熟的创作者在此处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而本文在细节描写足够充分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一点能够删掉的多余内容,作者对于文章节奏的把控力可见一斑。
锅炉房的老萨卡兹这个形象在初次读完后给我的第一印象与孔乙己类似:沉湎于往日辉煌的旧时代,在迂腐与滑稽中迎来自己可悲的落幕。这样浮于表面的解读自然称得上对“老萨卡兹”这一形象的侮辱,于是我又想到了亚瑟摩根:名为文明的车轮碾碎了那个狂野西部的时代,离不开旧时代的他带着自己过去的身份与那个旧时代一起,迎接着新时代的朝阳升起。但亚瑟坚守的事物与老萨卡兹要守卫的东西又有本质上的不同,于是最后我又想到最后的安西都护府:龟兹城中满头白发的唐军,辉煌的盛唐已然不再,但白发苍苍的守军仍旧坚守不退,我还在,盛唐就还在,特蕾西亚所领导的卡兹戴尔就还在。
但他不是孔乙己不是亚瑟不是漠北唐军。老萨卡兹的死虽然可悲但也足够可敬;他也并未随着旧时代一齐落幕;他的旧时代虽然不在,但旧时代的遗产却在新时代起航。老萨卡兹就是老萨卡兹。
他将自己困在自己的过往,那个在特蕾西娅麾下为卡兹戴尔为萨卡兹征战的充满荣光与辉煌的时代,他为罗德岛尽心尽力工作但却从未有一刻成为罗德岛的成员,只是为了守卫特蕾西娅的遗产。他发觉特蕾西娅并未被遗忘,但他们记住的是作为朋友与亲人的特蕾西娅,而非作为领袖或者旗帜。他守卫着旧时代的身为卡兹戴尔传说英雄的特蕾西娅就像守护着财宝的恶龙,最终被名为现实与时代的英雄刺穿了鳞甲。
他倒下的那一刻,那座飘扬着特蕾西娅旗帜的破败城池、见证了旧时代并象征着旧时代的城池,骤然倾塌。
其实从我给本文起了两个副标题就能够体现出我在读这篇文以及写文评时候的纠结,简单点来说就是:“我没能抓到文章核心的主旨。”
稀音从起初离开萨尔贡对故乡的思念,到经历过与罗德岛诸位相处之后渐渐把罗德岛当成了第二个家;亦或是一直以摄影者记录者这样一个身份来参与摄影活动的稀音,初次体验到了作为被记录者的奇妙感受,体会到了自己不再是游离于人群之外记录他们的幸福而是自身也能够参与其中成为分享快乐与幸福一员。
这两个主题都是值得一写的有趣的主题,但本文从头到尾似乎都难以确定到底将哪个主题作为本文的核心主旨来进行探讨,东摸一下西碰一下让读者的思绪也难以集中到一点上深入思考。
包括文章的一些描写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拿第一段来举例: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杜宾老师直起身子,“抱歉。”,微带怒色向门口走去。门一开,舰桥中的暖气与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便一齐涌进屋内,烘得杜宾老师脸上的僵硬都舒展几分。“你们……唉,打扰到稀音老师拍照了吧。”
这里的抱歉应该是杜宾对稀音说的,那么杜宾和稀音应该都是在屋内并且正在进行拍照工作。
“嗯……”
“小姐的意思是她更想给大家一起拍照,这样更有氛围一点。”
“那我也一起了!”克洛丝蹦蹦跳跳地跑入伙伴中去。
第一个嗯应该是稀音说的,这句话没说完镜头就很快补充了后面的部分。但克洛丝为什么会跑入伙伴中去呢?既然是跑入那说明克洛丝开始并未跟门外敲门的少女们一伙,那说明她是在屋内被稀音照相?但是“那我也一起了!”似乎也没有能表现出克洛丝起初在屋内,反倒是像不知道从哪里突然跑来的。
这样一段读下来很难让我在脑海里构建出画面感。杜宾的对话对象是谁、镜头从哪儿来的、克洛丝从哪来的,哪怕只用一个定语一个宾语也最好能清晰表达出来。这些虽然不算是重要的信息,但是为了读者能够顺畅的阅读,而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想这些问题,做好这些也是有必要的。
再其他的问题就是我一开始提到的主题的明确了。还是简单的举下例子,我最开始给本文写的副标题就是《当她不再仅仅只是记录者》,因为开头的场景是稀音再给罗德岛的伙伴们照相,而结尾是罗德岛的伙伴们给稀音照相。
文中也明确写了:“还从未有人为我拍过照,作为记录者被记录是一件如此新奇的事,但我好像并不因此陌生,我等待着快门按下,她等着我情感的表露,在这种等待中,我们彼此平等且真诚。”“在宿舍的墙壁上我挂上了这两张照片:我的身后一张是我曾经的作品们,一张是干员——或者说我在罗德岛的家人们,他们都作为参与者,进入我的生活,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是文中又同时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故乡”、“名为罗德岛的家”、我对于罗德岛看法的变化。这些内容跟我开始拟定的《当她不再仅仅只是记录者》是没有什么联系的,所以我只能给本文又拟定了第二个副标题。
我说这些的意思还是想说明作者在下笔的时候脑子里还是需要明白自己到底想写什么,想表达什么,尤其是这次还是一个限定了2000字的征文,是没有那么多让作者探讨多个主题的空间的。何况即便是需要探讨多个主题,不同主题之间的主次之分,不同主题之间的相互过度也是需要更多的考量的,毫无征兆的主题切换给人的感觉就是乱,希望作者日后的创作过程中能够多思考自己这篇文章要写的是什么?以及我现在在写的这段内容跟我开始计划要写的内容是不是一致的?